【高教动态】大学教师在线课程制作指南

发布:麦可思研究  2017-03-31

近日,微博直播界出现了一位新晋“网红”,TA不是“小鲜肉”,也不是“整容脸”,而是一名浙大数学教授——苏德矿。他因直播“微积分”上了热搜。有网友截图,其直播期间在线观看人数达到1.3万。浙大竺可桢学院大一学生方艺璇说,“网络直播授课有自己的优势,在传统课堂,同学们无法插话,但是网络上可以通过即时发送评论与老师交流,老师也可以根据同学们的反应调整上课节奏。看到这里,老师们是不是也想要占领网络阵地了呢?

矿”爷讲座盛况

矿爷”课堂直播工具:一部手机加一个三脚架


伴随“互联网+教育”的风起云涌,新的教学形态对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正如IBM网站一份名为《个性化教育》(Personalised Education)报告所写,“新的数字化服务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公司创造出来,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们所接受。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技术在教育里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如今在课堂和讲座上,传统的‘粉笔+说话’的授课方式逐渐被各种数字化工具和平台所取代。

2017年初举行的中国大学在线开放课程论坛上有消息说,据不完全统计,中国高校建设的在线课程总数已超过1400门,课程平台为高校定制课程达5600多门次,累计1700多所学校在平台上选用或定制课程,高校和社会学习者选课人次首次超过3000万。


在线课程改变大学教育


毫无疑问,互联网和数字教育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更具参与性、更需要动手能力、更有意义和更能让学生“记住”的学习环境,也进一步提升了学习效果。但是IBM的《个性化教育》报告也指出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那就是“对数字服务的体验实际上取决于教师。一些教师会快速使用这些工具,而一些教师则非常少使用”。

很多教师习惯于多年来一直讲着一样的内容,不愿意使用视频或者音频的手段教学,或者开设在线课程。对此《个性化教育》报告列举了IBM正在实施的实践案例,譬如“对在数字化使用方面热诚的教师进行奖励,并将他们任命为其他教师的在线课程制作导师”“‘反向指导’,让刚毕业的年轻教师可以给老一辈的教师在数字化工具使用方面提供指导”“为教师们建立焦点小组来讨论学生感兴趣的在线课程内容”“为教师们提供互动性和持续的相关技能培训”。

对于在线课程的建设,国内高校也在不断地创新。武汉大学文学院陈国恩教授的《文学欣赏与批评》于2014年在一家网站上线。为了优化课程管理,武汉大学和网站联合,专门开辟了一个平台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与慕课同步,对学生的报名设置了限制性条件。

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将部分在线课程纳入学分认定体系,对在线课程教学质量的监控和管理已成为当下教育界关注的问题之一。2015年春季,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推出了一个全新的借助于MOOC平台的在线计算机硕士项目。在线计算机硕士项目是美国首个全程在线开设的颁发高等教育硕士学位的项目。据了解,佐治亚理工学院为了保证该项目的人才培养质量,就读学生的学费中还将有一笔固定费用投入到教学评价系统中。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管理下的“伊利诺伊在线网”(Illinois Online Network)则主导开发了高质量在线课程倡议计划,其主要工作内容就包括定义在线课程中的最佳案例,识别出哪些是教师、学术项目和教育机构正在创建的高质量的在线课程。


在线课程制作的“四个平衡”


对于在线课程制作质量的提升,教育部在20154月印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中要求,“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的师资和技术人员培训。依托高校、相关机构、专家组织和在线开放课程公共服务平台,根据教师、学习者的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开展课程建设、课程应用以及大数据分析应用等培训”。

在某种意义上,制作高质量的在线课程就像摄影。摄影师需要知道构图平衡、白平衡、光圈和许多其他技术因素,并通过相机或后期制作进行调整。虽然这些影响作品的因素没有所谓的‘完美参数’,但教师在设计制作在线课程时要有意识地平衡各个设计要素。”美国西得克萨斯A&M;大学负责教师教学设计与技术的理查德·罗斯教授说。高校教师如何才能制作出优质的在线课程视频呢?依据其数十年的工作经验,罗斯教授为高校教师提出了以下四点核心要素的调整建议。

1.声音平衡

罗斯教授指出,那些刚开始尝试设计在线课程的教师一般会依据粗略的制作大纲或模糊的零碎脚本来制作。这虽然不是零基础的“即兴创作”,但也并未准备充分。将模糊零碎的脚本转换为教学内容需要谨慎思考,并在录制过程中能快速选用恰当的教学词汇。但表达能力不佳的教师极易遭遇录制过程中不同程度的暂停。

对此,罗斯教授的做法是认真听教学视频的每一秒钟,删掉任何可能引起混淆和误解的词语,例如“呃”“对”“这个”“那个”等无意义的语气词。

2.视觉平衡

如今在一些影视剧的拍摄中,每隔几秒或几十秒就会出现画面中某处的特写,这已成为一种常用的拍摄技巧。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镜头的焦点先集中于某一要素,引起受众关注。罗斯教授指出,对于录制教学视频的教师来说,这一拍摄操作极易造成画面不稳定,令学生眩晕。

他提醒教师在录制教学视频时,要注重全屏视图的效果,尽量减少屏幕焦点的频繁调整。因为过于频繁的特写切换,极易出现教学图片过大而清晰度降低,或者出现学生可能无法理解所展示内容与屏幕其余内容的关联等问题。如果教学视频中教师想向学生重点展示一些内容,罗斯教授建议教师要运用授课工具中的动画箭头和注释框等屏幕注释工具,引导学生的注意力。

3.传统与创新的平衡

教师在制作教学视频时,一般会遵循以下三个步骤:预先告知教学内容,进行正常的教学,回顾教学内容。在采用这种传统的教学推进过程中,教师通常需要运用一些引导性的言语“标签”,就像设置的路标,通过“标签”表明知识流在此中断。譬如教师常会对学生说“我们刚刚完成了主题X的学习,接下来我们要进入主题Y的学习”“我们需要学习更多的关于函数Z的内容,之前已提到过函数Z,大家一起回忆一下”。这些“标签”就像是指引大家参观迪士尼乐园的路标——你现在已经离开撒哈拉展览馆,准备进入雨林展览馆。右转是鳄鱼池,左转前往河马馆。

面对这种熟悉的“套路”,即使有用也可能失效,特别是当教师由于授课时间和内容的限制,处理的是更具发散性而非系统性的知识点时。久而久之,一些学生可能会抵触他们所熟知的这种套路式的教学视频。罗斯教授建议教师在制作教学视频时,可以根据不同学科的内容特征,提升教学视频的可看性,适当穿插对学生的随堂评估或测试,注意提升与学生的线上互动交流,避免教学模式过于模式化、套路化。

4.人格平衡

对于教学视频录制过程中的人格平衡,罗斯教授的释义是指教师选择在其教学视频中表达自己的程度。该平衡的起点通常受教学设计者的性格特征所影响。例如一些天生性格腼腆的教师往往在视频录制过程中显得有些木讷和拘谨,即使他们内心满怀激情,但往往由于性格原因难以极具感染力地通过视频向学生表达。性格较外向的教师则更易将其本人的人格魅力转化为教学感染力,用生动的表情和语言来表达枯燥的知识点,使学生喜欢上他们的表演魅力。

罗斯教授建议生性腼腆的教师在录制教学视频时,一定要努力将基调确定在自己是一名热情的专业教师,对自己所分享的知识满怀信心且乐于与学生分享。不过对于具体如何才能够达到合理的平衡,罗斯教授建议教师根据其教学主题和受众特征作调整。


【链接】“矿爷”的教学心得:当老师不能“端着”

数学是枯燥的学科,而学生们特别推崇“矿爷”为学科难点编出的段子。一般一堂课要准备多少段子呢?苏德矿说,一堂课顶多一两个,越照着书本上讲,学生越不愿意听,讨论好玩的事儿他们更来劲,索性就融合了段子。“我会去努力让学生不止记住段子,更要记住重点。”

很多高校师生间距离比较远,而在苏德矿看来,亲其师,信其道,老师不能“端着”,不能因为是老师就“有架子”。“我最大的特点就是能跟学生互动,能研究他们的心理,满足他们的需求。至于好不好,还是用学生的评价吧,他们评价我是“说学逗唱”:说,指我在一些大会上爱发言,而且愿意用数学知识来表达;学,是指我教的他们愿意学;逗,是说我比较幽默;唱,有时上课我还会即兴唱两句。”

当被问及“你心目中最好的老师或教育家是谁?”,“矿爷”先是打趣地反问“要活的还是死的?先说活的吧”。他赞扬了同在数学系的郭竹瑞老师,“他把关心学生放在第一位,教学也特别认真负责”。论及教育家,“矿爷”则特别推崇陶行知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都值得学习。


就像飞往月球的宇宙飞船需要每隔几秒钟通过技术进行校准检测,如果不对其进行无数校正,飞船就会被抛入茫茫无际的太空。而一个面对上百甚至上千名学生的教学视频,其设计的重要性亦是如此。需要教师在设计过程中,甚至是基于后期的实践经验进行多次调整和更改。罗斯教授表示,当教师对其教学视频进行反复数次的修改,努力让该教学视频在传授知识与学习知识的某个维度上达到某一最佳平衡点,再也无法进一步调整改善时,这样的教学视频设计才算是真正完成。